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黄海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谁在让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步步惊心?

2012-02-23 09:43:53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作者:杨文宇

  当繁荣的中华大地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时候,中国庞大的经济实力开始焕发独特的风采,从奢侈品的消费到旅游的兴旺,无一不在宣扬着中国人超强的消费能力。与中国人这种日益为幸福的生活变得骄傲和自豪的心态一起成长的是中国汽车保养量的急剧增加,与此同时,日益被车轮承载的国人陷入了另一种危险的境地——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更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据统计,截止2011年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04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注册登记的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7748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4.17%,成为汽车构成主体。行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保有量占据了世界汽车保养量的10%,但是交通事故的比例却占到了世界的17%以上。这是一个足以让国人惊恐的数字,那么,到底是谁在让中国汽车步步惊心呢?

  生产厂商的“暴利”心理

  俗话说:“无商不奸”,但是正所谓“盗亦有道”,更何况是肩负使命的零配件生产企业呢?他们若是被利益所蒙蔽,所带来的危害绝非是扰乱市场那么简单,而是关系中国汽车的安全。

  生产低质量产品的目的自然在于盈利,而且是暴利。造假的门类更是涉及汽车的所有零部件,以最重要的发动机为例,2011年涉及发动机的投诉案件超过了3000起,其中最著名的发动机质量问题案例要数2011年3月发生在辽宁沈阳的“毛驴拉路虎”事件了,一台200万的豪车却因发动机不给力,消费者是闹也闹不过4S店,更无法直接跟厂商理论。

  发动机熄火或者无力,还好这并无生命危险,像轮胎行业的暴利更像是一把把屠刀。尽管2010年在央视315上曝光了锦湖轮胎,但是轮胎造假依旧难以遏制。据统计,在全球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汽车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到交通事故总量的20%,其中纯粹因汽车轮胎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事故更是居高不下。爆胎、疲劳驾车与超速行驶并列为中国道路交通的“三大杀手”。2011年10月,普利斯轮胎遭曝光,出现鼓包、裂纹等众多问题,随后普利斯坚持认为:“鼓包、裂纹是正常老化等等”,该言论遭到专家的抨击,国家轮胎及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何宁表示:轮胎的鼓包现象很少会是消费者的使用所造成,因为根据轮胎制造工艺,除非经过强烈的碰撞,一般轮胎上产生鼓包是由于在轮胎中有一定的气孔所产生,根据他的鉴定经验,大部分的鼓包现象都是由于轮胎质量问题所引发的。行内人士分析,普利斯的搪塞只是为了维护其暴利现状而已。

  除了轮胎,安全气囊、安全带等等同样不容忽视。2011年9月,沸沸扬扬的“比亚迪F3安全气囊”事件就是典型。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在多起交通事故中,尽管车辆发生了猛烈的碰撞,有的还近乎“车毁人亡”,但关键时刻比亚迪F3的安全气囊并未自动打开。事发后,车主在与比亚迪公司的交涉中,竟被告知是因为当时撞击的角度和力度不对,而车主的相应索赔诉求也一直未能妥善解决。暴利之心,昭然若揭。与安全气囊一样让人揪心的是安全带,在2011年10月份的抽查中,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江苏省泰兴市宏大汽车配件制造厂和江苏新达能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安全带不符合安全标准,不合格项目包括卷收器倾斜角度、卷收器强度、连接件强度。安全气囊不安全,安全带不标准,这莫不就是杀人的工具?

  一方面是生产者质量出问题,另一方面却是造假者做伪劣产品。首当其冲的要数假冒伪劣产品的大量充斥。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2011年,中国质检系统查处违法案件10.5万起,假冒产品货值达到了惊人的53.3亿元人民币。其中汽配和手机等生产企业违法案件达到了21.4万家,查处案值超过了11.7亿元人民币。2011年8月份,朝阳警方查处了一家玻璃造假窝点,据造假老板陈述,他们花费百元左右购买普通玻璃,经过工人喷涂等工序,一块“日产轿车”玻璃可以卖到300元,一块“奔驰轿车玻璃”可卖到600元。这样的玻璃同样是杀手,业内人士介绍,一名汽车经销商介绍,正品挡风玻璃受撞击后,会形成一由碎玻璃构成的窝,碎片不会对模型头部造成二次伤害。而假挡风玻璃被撞击后,会直接碎掉,模型头部会冲出碎玻璃,并会受到割伤。暴利驱使下,生产者和造假者成为了中国汽车最大的刽子手。

  缺失专业精神的4S“黑”店

  日益膨胀的汽车保养量必然面对需求甚大的售后服务,4S店责无旁贷的成为了主力军。但是可怕的是,原本应该成为车主安全维护者的4S店有时竟然成为了汽车安全的幕后杀手。

  这首先体现在整体的局面上,汽车维修市场如今呈现出一片混乱,不仅同样的故障维修费用不同,而且配件也是正品、副品等品种繁多,价格就更是差得离谱,而消费者很难识得真假,对于各种陷阱是防不胜防。一般4S店维修点或者服务站的配件价格有一定的定价模式,通常遵循出厂价加收10个点的管理费和12个点的利润,还有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但业务员有时会“看人叫价”,例如一般一款保险杠的利润底线为几十元。看过来修车的车主比较在行,就保本薄利销售,但要是碰到一个外行,那这个价格可能就会成倍地增长。

  试想一下,这种“看人叫价”,或者“看车叫价”的盈利模式,必然催生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没有足够的专业精神,他们就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做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来,但是可悲的是,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常常是抱着信任的态度。于不知不觉中遭遇骗局,甚至遭遇死亡。更为准确的说,中国的4S店缺失一种“服务精神”,他们的主题是盈利,而且是目光短浅的盈利,甚至不惜以损害品牌的形象为代价。

  车主自身的侥幸心理

  刨除掉汽车自身质量、配件质量以及保养不善之外,车主自身所导致的行车安全也日益成为影响汽车安全的一大要素,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99%的司机在驾车之前认定自己的驾驶技术比别人好。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74%以上是私家车,这又出现了一大批车技和心态不一的车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开出了4S店,开进了各家各户,马路上五颜六色的家用轿车也多了起来。车辆的保有量越大,售后服务市场需求量也就越大,不少车主抱怨养车贵、修车难。确实,路边挂着“拷铆”、“维修”等字样的汽车维修店越来越多。假冒劣质零配件、素质参差不齐的维修人员,你纵然有一双“金睛火眼”也难以辨认。于是一些车主抱着侥幸的心理,奉行“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养车原则,认为质量“差不多就够了”,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差不多害了自己。

  贪便宜是车主的另一大“自杀”前兆。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面上充斥的大量副厂件和假冒伪劣零配件是汽车维修的最大陷阱之一。副厂件与原厂件相比,价格较为便宜,有的零配件价格甚至可以相差几倍。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不少不正规的汽车维修店有利可图。假冒伪劣零配件价格便宜,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使用之后,轻者会损伤到汽车其他零件的正常工作,重者会造成车辆损坏,威胁到驾乘人员的安全。虽然高价格未必就一定是原厂正品,但是低价格肯定是假货。

  除了假冒伪劣产品、不合格的4S店服务以及车主的侥幸心理之外,日益暴涨的汽车数量、拥堵的交通情况、驾照资格认证过于轻浮、车辆检验过于轻佻、国内企业过于依赖外资以及纯粹的“发财梦”等等都成为了中国车主步步惊心的要素所在。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