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紧固件企业屡陷质量门,遭遇巨额索赔何时了?

发布时间:2011-08-08 10:18:11来源:紧固件网作者:佚名

  2011年8月8日记者获悉,上海某汽车紧固件企业因在产品交付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客户误工,客户向其索赔1000多万人民币。据了解,该客户为美国某知名汽车制造商,对于质量要求颇高,在交付过程查出产品质量不合格,于是根据合同规定要求赔偿,赔偿金额为每分钟200美金,算足7天,合计人民币1000多万元。

  无独有偶,记者从山东某汽车紧固件企业获悉,该公司因螺栓质量出现问题,遭到客户巨额索赔,损失惨重。

  除了汽车紧固件外,日益受追捧的风电紧固件也相继出现质量问题。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国内三家主要的风电紧固件生产厂家也曾因为风电螺栓的质量问题遭到客户索赔,索赔金额分别达到500多万、200多万和100多万。

  另外,也有一些企业则因产品生锈而遭到客户索赔。某紧固件企业就曾诉苦:2010年公司2月份出口了一批达克罗螺栓到国外,到11年2月份,客户才开箱使用,却发现螺栓已经生锈了,于是以现场照片作证,要求企业赔偿,但公司也不可能去国外现场核实,为此苦恼不已。

  还有一家出口热镀锌螺栓的厂家向记者反映:他们有个4000多美元的外贸单,客户收到货时发现产品生锈了,竟然狮子大开口,要求厂家赔偿3000美元。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紧固件业界发生的类似案例不胜枚举。面对索赔,大多企业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辛苦赚来的钱打水漂了。其实不难发现,这些事件有着两大共通点:其一,索赔金额占合同金额比重高,俗称“单子虽小,索赔事大”;其二,紧固件企业由于缺乏过硬的技术知识导致在谈判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申诉无门。

  我国虽是紧固件大国,但绝非紧固件强国。当前不少企业仍处在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存在规模较小、缺乏专业人才、品牌和核心技术等问题,再加上不大注重技术条件的谈判,从而导致企业屡陷质量门,索赔现象时有发生。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曾说过——“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任何产品,只要存在一丝一毫的质量问题,都意味着失败,因为市场上没有1%的侥幸。

  不少中国紧固件企业因为质量问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索赔事件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企业在大力开发海外市场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要等到你做的螺丝质量不过关,遭到客户巨额索赔,甚至赔上人命这些惨痛代价后才开始反思,才开始重视学习紧固件专业知识。如今越来越多的紧固件企业开始学会未雨绸缪,其中不乏那些曾经遭受索赔的企业,选择参加金蜘蛛培研会学习充电,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防患索赔事件再次上演,从而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紧固件 索赔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