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2011年:中国电池业迎来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1-01-19 13:26:12来源:新浪博客作者:于清教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预示着新能源领域将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电池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中的主力军,更是引发了社会与资本各方关注,被喻为新能源产业龙头。

  电池产业前景之阔无可厚非,但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电池产业如不能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几座大山,重蹈中国家电业“追随日韩、受制于人”的覆辙,便也不难理解。

  迎来产业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里,将中国汽车工业战略转型方向定位为纯电动汽车。专家预测,国内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的年销量可能达到百万辆。

  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受力面最小、落脚点最鲜明的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某种意义上肩负了中国汽车工业翻身的使命。这绝非危言耸听。

  近年来,虽然中国的车企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但其创新的热点多集中于整车开发和传统零部件生产。而我国的车企在与跨国汽车公司合资合作中,大多以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车型为主,但这种发展模式过分依靠国外,导致绝大多数国产轿车的核心部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主动权被牢牢掌握在别人手中。

  而与之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掌握上,虽然与外企存在差距,但与之相比明显要短的多。新能源汽车不但是中国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在全球资源紧缺以及环保压力之下,各国均将其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在全球产业发展方向、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核心技术差距相对较小等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被赋予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翻身的使命便显得理所当然。

  而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的机遇就是电池产业的机遇。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建之一就是电池,这给电池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使命,而压在了中国电池企业身上的,则是沉甸甸的重担。

  莫入概念炒作

  对于电池产业迎来的这一机遇,引发的电池业间对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争论,争论双方各有观点。

  锂离子电池支持者认为,锂离子电池性能优越,用途广泛,与铅酸蓄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日韩等国,已经对锂离子电池作重点开发。

  而铅酸蓄电池的支持者则认为,虽然铅酸蓄电池跟锂离子电池相比,在性价比、绿色环保等到方面存有不足,但从技术层面讲,这些不足完全可以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我国有着对铅酸蓄电池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在技术、应用等环节都有相对较成熟的经验,连此行业世界领先的日本企业也在坦言,铅酸蓄电池在未来二三十内不可能被完全淘汰。

  对于两者间的争论,笔者倾向于铅酸蓄电池。在笔者看来,我国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起步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关键材料如隔膜和电解液都依赖进口,加上知识产权缺失等,使得锂离子电池在生产上很容易受制于人,而技术上的差距,更使得我国在锂离子电池生产应用上,不会在短时期达到动力电池的完美境地,自然也不会在短期内完全替代铅酸蓄电池。

  对2011年股市刮起的“锂电疯”,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一场概念炒作。原因很简单,当时,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有“低碳”、“环保”功能的电动车产业被寄予厚望,而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也被各国重视之下,尤其是日韩对锂电池大举进攻之势下,向来喜欢“跟风”的中国企业加紧布局“锂电池产业”,便不难理解。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汽车电池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