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成品油调价机制形同虚设发改委回应

发布时间:2010-09-03 10:21:37来源:经济报道作者:佚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再度回应成品油调价呼声。

  自6月1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以来,时隔三个月国内价格没有调整。根据卓创资讯、东方油气网、金银岛网交所等多家机构测算,7月22日至28日这一段时间,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已连续4个工作日低于-4%,但发改委却始终没有做出调价决定。

  在降价压力加大之时,市场人士认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形同虚设”。

  此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官员回应本报记者:“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对定价机制的评估,定价机制的细节将做出调整。”

  调整的基础是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其规定:当国际市场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发改委价格司即可相应调整汽柴油及航空煤油等成品油价格。

  而在市场对于调价的呼声居高不下时,发改委在二次回应中则将矛头指向社会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亦称,机构对于油价调整的测算公式与国家发改委不同。“发改委之所以没有调价,是没有达到‘4%+22天’的调价条件。”

  但市场机构质疑,发改委掌握国内油价的主动权,调价条件充不充分,还是由发改委自己说了算。

  “机构油价预测方法参照办法制定,一些数据的取值可能与发改委有所区别。”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说。

  钟健表示,2009年由于国际油价变化幅度比较大,三地原油22天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远远超过4%,一段时间甚至达到10%以上,发改委每次调价时间节点与机构预测吻合。

  然而,“今年估计油价波动不大,油价平均价格变化常常在4%的临界点,因而市场调价的预期比较强烈,却不见发改委调价。”

  董秀成说,机构与发改委计算结果之所以有偏差,另一个原因在于,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在计价公式中将所有的参数都公布。例如,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参考的国际市场原油到底是哪三种?22天的计价周期起始点是哪天?正常加工利润率是多少?计价期满后是与哪一天或是哪一个阶段的相比得出的变化率?平均加工成本、适当利润到底是多少?等等。

  “有时市场预测与实际调价时间有时间差,是因为国家需要考虑各个层面的因素,总体与预测时间相差不大。我们希望国家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较为透明的价格机制,以避免社会机构和市场的猜测。”钟健说。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油价 统计分析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