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外资零部件挑战巨大 解决方案是更中国式

发布时间:2010-06-09 13:51:1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佚名

  最近国家的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我们国家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大概有2万多家以上,占零部件企业总数80%以上,但是本土企业零部件企业总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0%,90%的产品是集中在低端产品。

  合资整车企业中,美系100%购买外资企业背景的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德系和日系的主机厂分别是88.9%和89.5%是外资企业零部件产品;自主品牌整车企业52.8%是从外资零部件公司购买零部件。

  这只是今天的情况,未来会怎么样?

  目前中国整车市场完全是市场拉动,和技术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车都有人买,因为市场需求太强了,不像欧美市场已经很饱和很成熟了,他们对于质量诉求、技术要求,车型各方面要求非常高。但是中国市场会一直这样吗?

  四大挑战我们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市场正在快速趋于成熟,大家都在对品牌和质量进行研究,自主品牌也在持续改进,为此也买了不少外资零部件,因为他不敢要本土零部件。

  另外现在的用户越来越懂车,用户的成熟程度在快速的发展。这样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会带来什么现象呢?

  第一,对于本土零部件企业来讲,现在市场份额、利润份额和价值份额太低了,以往受尽了国内主机厂欺压,为了能够在这次竞争当中不被消灭掉,他们要急于提高质量、技术、品牌,他们希望在外资品牌和在全球采购体系中、在国外出口上寻找出路,最近江浙一带的本土零部件企业销售增长很厉害,先做售后然后给主机厂配套。

  第二,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技术重要性。很多私营企业家到了一定规模,愿意在技术和质量上投入资金,进更好的设备,有了研发中心,现在大部分的本土企业都在建研发中心,虽然很难找到很好的人才,但是他们已经开始重视技术,不像以前从主机厂拿一个样件拷贝,所以可以看到他们现在有能力,也有意识在这方面改善自己的力量。

  对于外资企业来讲,他们认识到了这样下去成本没有优势了,他们会怎么改变?外资在中国做零部件配套一直是按照世界标准做的,面对配套主机厂的压力和本土零部件企业带来的竞争,希望把更多产品卖给本土汽车企业时,他们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的配套标准。

  很多外资零部件企业想把产品卖给长安、吉利、奇瑞,虽然他们价格压得很低,但是他们的规模量还是很吸引人的。你要想给他配套,必须按照他要求的价格、开发周期和供货周期去改变自己,按照以往的标准没有办法做下去。

  合资主机厂以往在中国的战略很清晰,就是打中国高端市场。但是现在中高档车竞争日趋激烈,他们在这个市场里面原来分的蛋糕和利润在下降,这样他们开始把触角伸向中低端。

  这些中低端车需要在中国找一些本土零部件企业,派技术队伍过去帮助按照他们的标准进行改造,保证质量和各方面满足他们的配套要求,同时保持低价。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车和中国自主品牌的主机厂进行竞争。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零部件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