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华域汽车图变

发布时间:2010-05-26 14:26:48来源:上海国资作者:孙玉敏

  4月,上海市国资委网站悄然出现一则有关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600741,下称“华域汽车”)的消息:华域汽车与安徽江淮汽车(7.14,-0.21,-2.86%)股份有限公司(600418,下称“江淮汽车”)3月22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消息本身并不起眼,但其背后透露的华域汽车战略思路的变化值得关注。

  上汽零部件业务“中性化”

  华域汽车是上汽集团零部件业务重组的产物,上汽集团持有其60.1%的股份。2009年5月,上汽集团将旗下零部件业务重组为华域汽车,注入巴士股份(8.28,-0.22,-2.59%)完成整体上市。上汽集团的想法是:“形成适应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的管理机制与管理体系,为加快实现上汽零部件业务‘中性化、国际化、零级化’的长远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所谓的“中性化”,是指零部件企业跳出原来只为集团内部配套的框框,同时为多个厂家配套,独立经营。

  业内专家认为,“中性化”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对于打破没有竞争活力的地域保护、市场割据、技术垄断,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汽车业巨头,如美国通用、福特公司早就将零部件与整车分离,相继成立了德尔福汽车零部件公司和伟世通零部件公司,并在全球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很大成功。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上汽集团零部件业务就在尝试中性化路线。2004年,上汽集团所属的零部件企业中有80%以上为国内外各大整车企业配套供货,集团外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但是,面对采购日趋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产品多元化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仅仅对外提供OEM配套业务仍显薄弱。2009年,上汽集团开始从体制和机制上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外科手术”,随着华域汽车的重组,上汽集团零部件业务“中性化”路径开始真正破题。

  迈出第一步

  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则是这种破题的第一步。2010年3月22日,华域汽车总经理张海涛率旗下18家骨干零部件企业总经理赴安徽合肥,探讨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大计,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重组以来,第一次以华域汽车为平台,与整车企业展开合作。”华域汽车董事会秘书茅其炜告诉《上海国资》,“这是华域汽车中性化战略的第一步,也是华域汽车与国内外主要整车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关键一步。”

  此前,华域汽车直接投资的24家零部件企业中的部分企业已为江淮汽车提供了配套服务,如申雅的密封件、皮尔博格的发动机缸盖、纳铁福的传动轴、延锋伟世通的座椅和仪表板等,2009年配套总金额超过5亿元。

  之所以选择江淮汽车作为中性化道路的重要合作对象,华域汽车有自己的考虑。

  茅其炜介绍说,华域汽车主要客户涵盖国内主要乘用车厂商,与一汽、二汽、神龙汽车、长安福特、北汽福田、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奇瑞汽车等整车企业都有配套关系,也曾对美国通用、通用中国等接触并进行过华域汽车整体概念的推荐。但最终,第一根橄榄枝抛向了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是一家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厂商,具有年产5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2009年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超过30万辆,销量增长率超出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其商务车瑞风多年位居中国MPV销量冠军。资料显示,在日本,商务车的市场份额为30%;在美国,商务车和SUV所占市场份额为55%;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2.8%。其良好的增长潜力正是零部件厂商争夺的重点。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华域汽车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