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核心零部件中国制造整装“出海”

发布时间:2010-05-04 13:42:26来源:法制晚报作者:胡芳菲 黎史翔 王进雨

  本届北京车展的零部件展,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这也印证了中国的零部件生产正在引起世界关注的事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国展内外国参观者的密度远远高于新国展。

  每当午饭时间,外国参观者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madeinChina”的汽车零部件是如何销往全世界的。

  历程

  自主品牌装上“中国芯”

  追溯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众多合资品牌汽车陆续走进了国门,但它们仍旧装载着自有的发动机,因为这种核心技术属于非转让范畴。

  20多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想有自己的发动机难,而将其装在自己的车上出口,尤其是发动机的单独出口,更难!

  令人欣喜的是,在两年之内这些问题正逐步被化解。取得这一突破的正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厂家的自主品牌发动机。

  细数起来,国内如中国一汽、上汽、奇瑞、华晨、吉利、长城、力帆、江铃、海马等50多家车企拥有自己研发发动机技术。

  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已经延伸至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领域。新近投产的发动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正不断缩小。

  记者了解到,奇瑞在2001年就启动了“奇瑞动力”战略,并于2005年10月31日发布了中国首个高性能发动机品牌“ACTECO”。

  上汽集团的发动机研发同样引人瞩目。从第一台荣威KV6发动机样机下线,经过逐步提速,上汽在宝山的发动机生产线已形成年产8万台系列发动机的能力。

  发动机出口不断增长

  发动机的进步使自主品牌汽车厂家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出口也就水到渠成。

  像近期一汽夏利发动机出口俄罗斯,奇瑞发动机出口美国,都是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当地的标准后才能成行。

  自主品牌发动机被国外厂商接受,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开始与世界看齐。

  更为重要的是,发动机是汽车各项技术的载体之一,它的出口本身就意味着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即使这些出口的发动机上可能还有一些关键件是从国外进口,但我们能在世界著名零部件供应商的零件上赚到附加值的利润,对于一向被定论为出口产品档次低、附加值少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也算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由此可以看出,在一些高档发动机等总成还大量进口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发动机能够率先登陆海外,可以说已经承担起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重任。主要出口国家:日本、匈牙利、德国、韩国、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零部件 进出口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