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国内子午胎市场80%以上份额被外资轮胎厂商占据

发布时间:2010-04-19 13:28:50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冯英杰

  近来,国内某著名汽车市场调查公司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称,外资轮胎公司近年来在华快速扩张,以外资公司为主的合资品牌轮胎企业已占据中国轮胎市场主导地位,本土国有重点轮胎企业50%被外资并购,国内子午胎市场80%以上份额被外资轮胎厂商占据。跨国轮胎巨头的步步紧逼,使本土轮胎企业的生存环境空前恶化。

  本土轮胎企业纷纷被外资控股或兼并,只是近年来外资大肆并购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的一个缩影。尤其在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本就具备着全方位优势的外资零部件企业用合资合作的手段,遏制我国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发展,甚至以此对我国自主零部件企业进行打击。

  在意欲扩大中国业务的跨国公司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选择合作目标企业,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这句话同样可以看作是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实行并购的原则。这个原则被多次用到了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身上。

  博世在中国扩张的第一个大手笔就将这一原则暴露无遗。2004年,博世与当时国内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生产厂商威孚合资建立了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汽柴),生产燃油喷射系统,博世以67%的股权实现绝对控股。如果你认为博世是真心壮大我国自主燃油喷射系统生产企业,那就错了。在双方合资协议上,赫然写着:只允许威孚生产欧Ⅱ以下的产品,欧Ⅲ的产品由合资企业生产。这就意味着,原本在燃油喷射系统方面已拥有基础的威孚,不得不放弃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转而生产低端产品。威孚也从此失去了对博世的威胁。至于合资企业,博世只是当做赚钱的工具。在合资企业成立之后,立即陷入了长达数年的亏损,其中2006年一年,博世汽柴就亏损了4亿元。对于博世来说,亏损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在博世主导下,合资公司通过高价采购其生产必要的产品,将合资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了博世名下。无论是威孚还是博世汽柴,在这个交易里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反而成全了博世的垄断地位。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轮胎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