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劲旅环境 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技术新闻

伊顿何钦鸿:节能比降耗更有现实性

发布时间:2010-04-14 13:10:01来源:商务周刊作者:吴丽

  2009年11月,以多元化闻名的工业产品制造商伊顿公司宣布任命何钦鸿(Curt Hutchins)为亚太区总裁,他的前任马凯捷(James W. McGill)被任命为公司人力资源执行副总裁。何钦鸿直接向伊顿公司副董事长兼工业集团首席运营官骆德(Craig Arnold)汇报,并常驻上海。

  对于上任4个月的新老板,中国区员工的第一印象是他很爱开会,刚到中国担任亚太区总裁的第一天,何钦鸿就召集不同的部门负责人开了一次会。之后每天“都在开会中度过”。这样的会议并不是形式主义,每次会议结束何钦鸿都会记下很多重要信息,因为他需要尽快地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来。

  何钦鸿2003年加入伊顿,担任重型变速器部门总经理,在2004年被任命为离合器部门副总裁和总经理,2007年开始担任重型变速器业务总裁。在加入伊顿前,何钦鸿担任洁碧公司营运副总裁,他还曾在派克汉尼汾和德事隆公司任职。何钦鸿在密西根的劳伦斯技术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并拥有美国圣母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重型变速器业务工作两年多里,何钦鸿很好地处理了各种市场状况,并成功地应对了炽热市场需求下的交货要求和当前经济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伊顿公司董事长兼CEO柯仁杰(Alexander M. Cutler)2009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何钦鸿丰富的经验将会帮助伊顿在已取得的成功基础上,继续实现在重要的亚太市场的宏伟增长计划。

  现在的何钦鸿正奔跑于各个业务基地,他对记者说:“虽然很忙,但是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事实上,何钦鸿对中国并不陌生。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95年,之后累计来了25次。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说自己的偶像就是一些曾经给过他帮助的人。他最大的喜好是倾听,“我随时随地都在倾听”。

  这是何钦鸿第一次接受中国媒体的专访,与倾听相比,采访让他有点紧张。采访开始前,他反复地和秘书沟通着接下来该说的话。一小时过后,记者才见到他本人。

  “成功的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善于倾听”

  记者:您加入伊顿有6年多的时间了,在这6年中伊顿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

  何钦鸿:吸引我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伊顿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业务基础,有着正当经营的理念,高度专注人才。其次,在伊顿有着学习和培养自身管理能力的环境,因为伊顿的领导层都是非常强有力的、经验丰富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环境。第三,伊顿在拥有非常多的尖端技术的同时,还在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服务品质。

  记者:这也意味着作为这样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压力会比较大,您认为必备的素质有哪些?

  何钦鸿:首先是要善于倾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不同的信息。第二是要真正的关注你的团队中每一位成员,关注人才,如果他们能够取得成功,公司整体的业务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是伊顿公司的一个目标。伊顿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相信人才是业务的核心、根本,那么这也意味着作为一个领导者就需要倾注很多个人的时间、个人的关系来关注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补充一下,还要帮助团队分别建立一个短期的和长期的战略,尤其是长期战略,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可持续的战略。还有就是作为领导者应该能把之前的工作经验和团队分享,从而帮助现在的团队更好地工作。就我本人而言,在宇航行业、消费品行业、商用车辆行业都有过一些经验,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和现在的团队来分享,共同受益。概括地说,就是倾听、帮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员,以及分享经验。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伊顿公司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