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词: 宇通 徐工 福龙马 上海金盾 一汽 黄海郑州红宇
当前位置:专用车网 > 整车新闻

国内专用汽车发展现状浅析

2009-12-16 14:40:34来源:专用汽车作者:刘乐涛,邓楚南

  根据标准GB/T17350—1998,我国专用汽车定义为“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有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的汽车和汽车列车”。由于专用汽车既具有汽车的机动灵活性,又具备各种专业特性,因此在交通、市政、城建、环卫、卫生医疗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产品在种类、品种等方面日趋丰富,质量、产量、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1.我国专用汽车发展概况

  我国专用汽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全面发展于80年代。从最初军用改装车和消防车辆开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专用汽车已发展成为国内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运输与作业装备,在汽车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重大转折,经济总体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专用汽车市场也连续呈现出快速上升态势,2001—2005年,专用汽车的产量占当年载货车产量的百分比,从25%提高

  到40%,产品品种接近5000个。“十五”期末,专用车企业结构不断优化,截止到2005年7月,我国生产专用汽车的公告内企业数为628家,60%以上经过资产重组、企业改制,企业产品在种类、技术

  水平、自主研发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此外,我国半挂运输类汽车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工程作业类专用车在中东等市场均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基本实现了专用汽车从进口向出口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专用汽车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区域优势更加突出,产业竞争力更加明显。今后专用汽车需求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高等级公路维护和

  国家实旋的重点工程,未来市场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2.我国专用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2.1产品设计与开发

  目前,国内专用汽车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主要以企业为主,约有60%的企业具备独立的系列化产品

  开发能力,大部分能够应用AutoCAD、UG等开发软件,进行计算机优化设计。这不仅提高了产品开

  发质量还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可主要分为两个层次:(1)利用二维

  CAD来进行工程图的绘制,中、小型专用车制造企业多处于这个低级CAD层次;(2)三维造型/三维

  设计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三维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运动机构设计、装配干涉检查、三维转二维工程图等,这个层次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和高校。’

  由于专用汽车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市场需求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先进的产品设计技术,对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2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

  生产设备与工艺装备水平对提高和保证产品制造质量至关重要,也是企业实力最直接的体现。以前,我国大多数生产厂家的生产线和制造装备几乎都是定制的、专用的,工艺工装和自动化程度与国外相差甚远,很难适应市场多品种的变化需求。由于国内改装企业数量较多,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数量及品种较杂,造成生产工艺的粗放和工装设备的简化,存在着专业化程度较低、管理意识和劳动技能较差等现象。

  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发展,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

  过技术和设备的大量引进,企业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不少企业装备有折弯机、数控切割机、数控剪板机、水下等离子切割机、自动化焊装生产线等,有的还购置了世界上先进的高、精、尖设备。

  2.3制造技术

  汽车制造工艺直接影响着汽车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汽车制造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决定着国家汽车工业和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在多年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注重跟踪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根据自身条件引进并加以吸收,进行技术创新。在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中,注意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运作的协调统一。国内实力较强的专用车厂制造水平已与国际水平接轨,主要工艺如下料、成型、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新设备、新工艺、新的管理方法不断涌现。柔性化、自动化、专业化的特色工艺以及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等先进生产方式取代了以前的简单工艺制造,成为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

  2.4试验与检测技术

  随着专用汽车生产和制造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技术如机电液一体化、微电子、自动化、信息科

  学、数字控制等广泛应用,提高了专用汽车的性能和质量。专用汽车检测范围也越来越宽,从传统的计量仪器到各种专用测试设备,从单一到综合,专用汽车检测技术和手段趋向智能化、系统化。根据我国发改委的文件要求,我国专用汽车的检测由定型检验和强制性检验两部分构成。定型检验主要对专用汽车进行主要技术参数、基本性能、安全环保项、专用装置结构及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试验;强制性检验主要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标准进行检验。当前除国家专业检测机构外,企业自身的试验与检测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大部分企业已具备与产品相适应的试验检测设备、手段和能力,基本能够保证所生产的产品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法规及市场的客观要求。

  3.我国专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行业需要引导和规范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管理完全归属于整个汽车行业的管理体制当中,由于专用车的特殊性,产品标准的适用性不够完善,标准法规的制订、修订工作跟不上产品开发的速度,相关的管理政策没有细致的规定,执行的力度也不够强,使部分专用汽车企业和产品的发展受到影响:

  我国专用汽车企业同时分属多个行业和多级政府部门,部门职能交叉,加大了政府的协调成本,给实施行业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同时,《公告》、“3C”认证、《环保目录》等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专用汽车产品的特殊性,加大了产品注册申请成本,使企业失去了经营的灵活性和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用汽车的发展。另外,我国专用汽车市场还很不规范,地方、行业保护主义依然存在;非法拼装和买卖产品合格证的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专用汽车市场秩序。

  3.2产品结构不合理

  国外发达国家专用汽车保有量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比例已达到65%左右,专用载货车年产量占当年载货车总产量的50%以上,载货类专用车中,轻、中、重型比例为3:4:3。而据2004年统计,我国专用汽车总产量约为60.55万辆,占当年载货车总量的39.7%,在吨位构成比方面,中型专用车多,重型专用车少。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与日益增长的多样

  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一五”期间,受公路建设、物流市场及国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等因素的影响,重型车和轻型车的比例处于增长趋势,中型车比例继续下降,体现专用汽车产品专用功能特性的产品在总量中的比重加大。这就要求继续调整产品结构,使整个专用汽车趋于合理化的发展。

  3.3底盘专用化程度不高

  专用汽车种类多、规格杂,为满足不同专用装置的良好匹配,对底盘有着独特结构和特殊性能的要求。我国专用汽车底盘的技术含量不高,长期困扰着专用汽车的发展,除有少量专用汽车如部分起重汽车采用专用底盘,其余大多数专用汽车采用二类载货汽车底盘改装,这些车型结构布置不够合理,车辆适应性、经济性、平顺性较差,极大地影响着专用汽车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外购底盘进行改装生产的中小企业,机械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3.4研发能力薄弱、核心技术欠缺

  我国专用汽车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如半挂车、自卸车等,一些高科技产品及高技术关键部件仍需进口。由于专用汽车生产批量小,新产品开发所需投入较大且投入回收期长,许多企业虽然在部门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有所安排,但普遍存在资金和人力投入的不足,特别是缺乏高素质技术开发人才,因此,实际的研发工作无法开展,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成为了行业技术发展的瓶颈。总体来讲,我国专用汽车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国内企业大多是仿造国外车型,个别车型为引进国外产品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因此,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外形相似、技术雷同、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阅读量:

如果您想了解新闻中的有关产品,请留下联系方式: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