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促中部发展
详细介绍
要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一要加大信任投资力度。信任财政应从现有技术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贴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补助,并视财政增收情况逐年递增,设立装备制造业专项发展资金。二要通过财税优惠政策促使企业自身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三要加大对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政策性银行,应积极开发多种金融产品,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四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中部地区要发挥风险投资的嫁接双辊破碎机作用,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源得到很好的转化并产生经济效益。
要构筑装备制造业研发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在加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要加强重点学科支撑体系建设,依托中部地区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等院校,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急需的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形成多层次的研发支撑体系;通过共建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项目攻关、技术引进、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促进形成应用技术的支撑体系。
要合理选择创新方向和创新模式。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大力发展高郑州市红星机械厂新技术产业装备,通过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广泛开发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的目标;引导企业开展联合开发,建立跨城市研发中心,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重组,实现体铁精矿球团烘干机制、机制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
要营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各省应建立有效的合作联动机制,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推进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政策。全面落实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和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为装备制造业振兴创造良好的法制、市场、投资和发展环境。二要完善技术市场体系,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三要进一步完善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
要大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实施装备人才工程,以复合式破碎机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联合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装备人才。加强国际化合作,通过向工业发达国家派遣访问学者、留学生和设立奖学金等方式,联合培养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中青年技术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特别要着力培养有开拓精神的战略型企业家和重大装备研制及系统设计的拔尖人才和带头人才。
红星推荐产品:
雷蒙磨厂: http://www.posui.com.cn/newslist_116.html
高压微粉磨: http://www.posui.com.cn/newslist_90.html
制砂机生产厂家: http://www.posui.com.cn/newslist_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