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再制造业维修改造成主流
详细介绍
机床再制造无疑契合了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的发现理念,因此近年来热度不减。根据数据统计,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除了性能上不输外,还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因此,再制造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同时获得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魏连成指出,按照目前国内市场机床保有量800万台、每年设备淘汰率2%估计,每年淘汰量达到16万台,实际上形成了很大的再制造市场基础。
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曹华军教授对机床再制造技术有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他指出,机床产品应该有一个售-维护-再制造的完整链条,借用汽车后市场的概念,机床再制造应该属于机床后市场,并将形成较大的利润空间。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不同的是,机床再制造大多是创造性再制造,实现功能升级、数控化,不属于恢复性再制造,体现出较高的附加值。
目前,在中国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主要力量是专业机床再制造企业,实际上是机床维修改造企业,此外还有机床制造企业及数控系统制造企业,这三类企业构成了当前国内机床再制造的主体。
而我国机床再制造业务仍然停留在维修、数控化改造的阶段。“尤其是以大重型机床的维修改造为主,这样显然很难形成批量化、产业化。”魏连成认为,相比于欧美成熟的再制造产业,我们的大重型机床的维修改造处于再制造的初级阶段。
据魏连成介绍,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设备维改企业有几百家,来自套筒烘干机于两个系统:近年来很多企业改制后都把为主业服务的机修车间、分厂等副业分离出去,成立了独立公司;同时,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纷纷组建民营维改公司也应运而生,他们共同形成了目前的机床维修改造行业。
实际上,作为工信部机床再制造试点单位铁精矿球团烘干机的武汉华中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和同样作为联盟成员的济南新吉直线筛尔科技有限公司就分别与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和济南二机床集团有渊源。
机床制造企业从事再制造业务有很大优势,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新机床的市场形势非常好,这些企业往往没有精力从事再制造业务,也担心再制造产品影响新机床的售,因此多数机床制造企业甚至对再制造业务存在天然的抵制。这正是魏连成所说的市场制约。
红星推荐产品:
高强磨: http://www.371jq.cn/17.html
破碎机厂家: http://www.hxpsj.cn/fhspsj/fhspsjjs.html
粉煤灰烘干机: http://www.chuipo.com/cpzs/176.htm